印度英雄史詩《摩訶婆羅多》聞名於世,
它包括了大量的神話和哲學觀念,有許多發人深省的寓言,
但這部偉大的史詩其實還有段"前傳"故事!

《沙恭達羅》
其講述少女"沙恭達羅"與國王"豆扇陀"
因相愛在一起,又因誤會分開的故事。

沙恭達羅是苦行者憍屍迦與天女彌諾迦所生,
因為被仙人干婆收養時身邊只有孔雀陪伴,
故取名為沙恭達羅 (梵語中是孔雀女的意思)。

沙恭達羅在仙人干婆管轄的淨修林長大,
一日國王豆扇陀外出狩獵時,恰巧走進了淨修林,
於是遇到了沙恭達羅,兩人一見鍾情,
以自由戀愛的方式結婚後,國王交給她一枚戒指作為信物。

在國王離開淨林回到城內後,沙恭達羅天天魂不守舍,
結果不小心得罪了尊者"蔽衣仙人"
尊者為了懲罰她對自己的不敬,
便詛咒她會被愛人忘掉,除非對方見到信物才會想起她。

國王豆扇陀回城後,因為尊者的詛咒而忘記了沙恭達羅,
所以久久沒有去淨林迎接她回城。
後來,干婆派人護送已經懷孕的沙恭達羅要去見國王,
結果在路途中,因意外不小心把信物(戒指)掉進了河裡。

國王沒有看見信物,詛咒無法解開也認不出沙恭達羅。
並且認為眼前的女子是企圖讓腹中兒做王的孩子才會自稱是他妻子。
於是沙恭達羅就被昔日的愛人趕出了城。

多年後,一位漁翁在魚腹中發現一枚戒指,
打算拿去變賣時恰巧有位士兵路過,並認出那是王的戒指。
國王見到戒指後才終於恢復記憶!
並且懊悔自己對沙恭達羅惡劣的態度,但為時已晚。

後來,天帝要討伐惡魔阿修羅,邀請人間的國王豆扇陀助他一臂之力,
雖贏得戰爭,但國王卻無心慶祝,而是藉酒消愁思念著沙恭達羅。
回到人間的路上,國王遇見一名和自己相貌相似的孩子,
詢問之下才知道他就是與沙恭達羅的愛情結晶。
最後,一家三口終於在歷經波折後團聚。

而那名孩子被命名為「婆羅多」
他正是後來婆羅多王族及印度民族的先祖。